宠物 > 宠物大全 > 狗喜欢的生活环境

岩松鼠生活环境介绍

宠物迷专业的宠物知识信息百科网站,在这里可以详细的了解宠物相关的知识,宠物们都是非常有灵信的它们把一生的时间都奉献给了主人,那么什么样的养宠物的方法才是科学的饲养方法呢?宠物迷网为您推荐2022年最新宠物知识《岩松鼠生活环境介绍》,供参考。

岩松鼠别名扫毛子、石老鼠,属啮齿目松鼠科。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岩松鼠在数量较多的丘陵山区是农、林业的重要害鼠之一。春季喜食播下的玉米、大豆等种子。秋季作物成熟时,也常为其糟蹋,还常出现于果园内为害苹果、桃、杏、核桃等果实。

生活环境

岩松鼠主要栖息于山地、丘陵等多岩石地区,半树栖与半地栖。白昼常见于林缘、灌丛、耕作区及居民点附近活动。不冬眠。在灌丛下的岩缝、石洞中作窝。性机敏。以野生植物种子、山桃和杏等果实 由于杂食也经常以农作物为主要食物 。

岩松鼠则栖息在山区的岩石区,岩松鼠虽然能攀登于树上,但主要还在岩石间栖息,一般营巢于岩隙间。岩松鼠白天活动,主要以野生果实或植物种子为食,如坚果、胡桃、杏等,但有时也会食农作物,是一种山林的害兽。


cw72.com精选阅读

大甲虫生活习性 大甲虫生活环境


大力甲虫多生长于南美洲雨林地区,如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与巴西等地。为世人所惊异的是它可以轻而易举的抬起850倍于其体重的物体,号称世界上最强壮的生物。那么大甲虫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简介

近日比利时研究人员公布了对大力甲虫(the Hercules Beetle)的最新研究成果,解释了这种世界上最强壮的生物竟然可以改变外壳颜色的一些基本原理,科学家表示大力甲虫的外壳结构组织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s)对于人类的应用价值极大。

目前被应用于大力甲克外壳结构形态研究的技术仪器包括了当今最新的三维扫描成像技术,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种技术已经能够进入微小生物体内得到三维图像。  比利时那慕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最新成像技术来研究这种甲虫的外壳。通过电子显微镜的扫描来测试甲虫对外部光的反应,以及分析光亮与甲虫外层结构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他们对大力甲虫的干燥外壳标本进行测试,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当外部光线照射于甲虫外壳时,其外壳会自动变成绿色。而当水分渗入甲虫多孔而大张的外壳时,其外壳立即产生冲突效应,导致黑色色素的产生。

外壳颜色

然而,为什么甲虫会改变其外壳颜色呢,这个问题仍困扰着科学家们。部分研究人员认为甲虫表皮颜色改变与其自我保护功能有关夜里湿度大,甲虫将其自身外壳颜色变为黑色有利于结合夜晚环境。而另一部分研究人员认为颜色改变与甲虫夜晚热量吸收有关,相关的实验还在探索中,但是比利时科学家的研究解释了这一现象的基本原理其外壳的颜色改变与环境的湿度和光线有关。

那慕尔大学的研究员玛丽-拉萨特(Marie Rassart)表示,这种甲

虫结构特性是一种重要的智能材料,它可以广泛应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例如湿度传感器、食品处理工厂中的湿度等级监控工作中,其前景令人期待。科学家表示将尽快弄清楚外壳变色的原理,早日将这一研究成果为人类造福。

大力甲虫被称为世界上最强壮的可以变色的生物。

关于甲虫

甲虫和其它的昆虫一样,身体分头、胸、腹三部,有六只脚。它们最大的特征是前翅变成坚硬的翅鞘,已经没有飞行的功能,只是保护后翅和身体。飞行时,先举起翅鞘,然后张开薄薄的后翅,飞到空中。翅鞘的颜色花样多变化,有发金光的,有带条子像虎纹的,有带斑点像豹皮的,也

有的是杂色图案。有些甲虫的翅鞘连在一起,后翅退化,不能飞了,像步行虫就是。甲虫的大小差别很大,小的像尨毛蕈虫只有零点二五公厘长。最大的像天牛,有二十公分长。雄的甲虫通常较雌的小。甲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触角的形状,长短不一,大都分为十到十一节。有棍棒状,锯齿状,念珠状,丝状,腮叶状,膝状等。雄的触角比雌的发达。口器的构造适合咀嚼,也有的适合吸食汁液。腹部通常有十节,但有的节退化或变形,所以只能看到八或九节。 随生活习性的不同,它们的脚构造也不同。有的腿节发达,适合跳跃;有的有游泳毛,适于游泳。 甲虫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它们的生活史里有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卵的大小和数量各不相同。隐翅虫的卵很大,但每次只产数个;地胆科的卵很小,但每次产数千个。瓢虫大都把卵成堆产在叶子上;象鼻虫常在植物茎上钻个孔把卵产在里面;有些金花虫有特殊的卵囊保护着卵;还有的把卵产在泥土里或水里。它们的幼虫有的可自由活动,有的常躲在隐蔽处。幼虫大都在土里或隐蔽处化蛹,不结茧,不过也有些种类会结茧保护着蛹。从幼虫到成虫有的只要一个星期,有的却要二十年。依食性,触角形状,翅脉等不同,甲虫可分为肉食性,多食性,有吻三大类。

以上就是关于大甲虫生活环境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虾夷松鼠知识全面介绍


虾夷松鼠 ,分布于日本本州以南的日本松鼠的亚种,体型比日本松鼠稍大。夏季与冬季毛色会改变。冬季时,背面为灰色、腹部是白色,耳朵有长毛;夏季时,全身为淡淡的红褐色,耳朵没有长毛。

中 文 名 虾夷松鼠

大小: 身长约25cm

尾长约20cm

原产地: 北海道

饮食习惯: 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分布于日本北海道,是分布于日本本州以南的日本松鼠的亚种,体型比日本松鼠稍大。夏季与冬季毛色会改变。冬季时,背面为灰色、腹部是白色,耳朵有长毛;夏季时,全身为淡淡的红褐色,耳朵没有长毛。饲养方式与金花鼠相同,由于体型较大,需要大而坚固的笼子。冬天不须冬眠,照常活动。


雪地松鼠资料分析 雪地松鼠生活习性


雪地松鼠尾毛密长而且蓬松,四肢及前后足均较长,耳壳发达,前折时可达眼,那么雪地松鼠生活习性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雪地松鼠

外形特征

尾毛密长而且蓬松,四肢及前后足均较长,但前肢比后肢短。 耳壳发达,前折时可达眼,冬季耳端具一撮黑色长毛束。全身背部自吻端到尾基,体侧和四肢外侧均为褐灰色,毛基灰黑,毛尖褐或灰色。腹部自下领后方到尾基,四肢内侧均为白色。尾的背面和腹面呈棕黑色,毛基灰色,毛尖褐黑色。

吻部、两颊及下颠如背色,但偏青灰,耳壳黑灰色,冬毛具有大束黑色毛簇。个体毛色差异较大,为青灰色、灰色、褐灰色、深灰色和黑褐色等等。随着地区的差异,毛色也有变化,如辽宁松鼠的颜色偏灰,而我国南方的松鼠颜色则较黑。此外,毛色还受季节的影响,冬毛灰或灰褐色,夏毛黑或黑褐色。

生活习性

此松鼠为典型树栖鼠种,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以树枝、苔薛和羽毛等为构巢物,在树枝间筑巢。巢呈圆形,出口开于背风面,但也有栖居于树窟内,也有的以旧的大鸟巢加以修补而成。松鼠每年可做几个巢、有主、副巢之分,副巢用于临时休息。雄鼠很少筑巢,大多利用旧巢。日间活动,清晨最活泼,不冬眠,但冬季活动减少,严冬寒冷之际,很少出窝活动。

松鼠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取食昆虫及其幼虫、蚁卵、鸟卵及其他动物,但主要食物为落叶松等针叶林的种籽,夏季多取食各种浆果和蘑菇;在食物缺少的情况下,亦吃树的幼芽。

饲养技巧

食物饲喂:松鼠似乎都以壳斗科植物的种子为食,但在大自然中也会食用相当多的昆虫,因此最好也喂食些动物性的食物。胡桃、栗子等坚果是松鼠的最爱,咬开坚硬的外壳,对松鼠不但是游戏,也可以帮忙磨耗牙齿。最好经常喂食这类食物。如果以人工饲料为主食,还应另外补充苹果等食物。

饲养笼:松鼠非常活泼,特别喜欢爬树,活动空间较为立体,应尽量选用宽广而高的笼子。由于松鼠习惯在树上筑巢,应将巢箱安装在笼子的高处。巢箱可选用小鸟用而出入口在高处的巢箱代替。松鼠的动作非常迅速,开关门时要注意,避免趁隙逃走。万一逃出时,若突然用力抓住,要避免被松鼠咬伤。

饮食禁忌:松鼠不宜食用肉蛋类食物,对肠胃消化系统影响很大。不宜生吃的蔬菜:胡萝卜,土豆,豆角类,姜葱蒜,辣椒等。不宜多吃的果蔬:白菜,油菜,生菜,莴笋,藕,黄瓜,西红柿,茄子,香蕉,橘子,西瓜,梨等。不宜吃腌制的干果,果脯,未成熟或加工后的坚果类,不易消化。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茶叶(有报道,松鼠因吃茶叶死亡)猫狗宠物食品(因为含肉)。苹果籽和樱桃仔(对松鼠有毒)。不宜食用昆虫,虽然昆虫有营养,食用后会增加松鼠的野性。不宜食用有巧克力及有咖啡因的食物,这两种东西可以使松鼠过于兴奋,无论对松鼠身体或是情绪都不好,严重会导致心率过快死亡,或心衰死亡。

日常管理:清除粪便,经常保持笼舍的清洁卫生,为了清洁皮毛及有利松鼠的健康,每天早晨喂食前进行清扫。饲养用具要定期消毒,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沙浴,沙浴箱以可容沙4升为宜,箱中放入细沙,每次沙浴20~30分钟,可增强健康。笼中还可以放入一些细木棍,让松鼠磨牙。

6月初之前还不到两个月大的小松鼠,晚上就需要注意保暖,尤其北方的气温,温度太低很容易感冒,晚上要给他们多加一点垫材,早上的时候更换垫材,白天注意空气流通。6月底以后的小鼠,白天就需要注意防暑降温,气温太高引起的中暑对松鼠来说也是致命的。可以采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白天在笼子里放几个装有凉水的瓶子、放一块瓷砖等,他感觉到太热就会自己趴在上面降温,这些都可以预防高温中暑。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地在欧亚大陆

以上就是关于雪地松鼠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红腹松鼠生活习性分析


红腹松鼠,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树栖松鼠,主要是栖居在密林中,多喜清晨、黄昏活动。外形与岩松鼠相近,耳端无簇毛,体色鲜艳,尾大。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中国约有15个亚种,其体型、颜色有较大差异。

生活环境

红腹松鼠属东南亚暖湿型树栖种类。广泛栖息于树林茂密的山区。在高大的阔叶、针叶混交林中较为常见,尤以热带雨林和沿海的丘陵、台地数量较多,危害也较突出,亦在村镇周围保护良好的树林中活动。从平地至三千公尺均可见.生活于林木区,白天活动,但集中于清晨或黄昏时刻.喜筑巢于阔叶树上,有固定的生活领域

生活习性

主要以植物种子和果实为食。坚果、浆果如榕属树籽、黄皮、山竹子、本双子、木棉籽、芭蕉等均喜食,嗜食野荔枝。常与其他松鼠类聚集觅食,互不干扰。有时也捕食昆虫、蜥蜴、雏鸟、鸟卵等。

红腹松鼠大多在清晨与黄昏活动。天气变化常改变其活动规律,雨后活动频繁。生活在山顶的个体活动较晚。竹木与阔叶乔木混交密林及藤本植物少的地方有利于活动。大多在树上活动,很少下地。动作迅速,跳跃灵活。活动有一定的路线。筑巢于树干、树洞或树枝间,距树冠顶端约0.5m。巢内垫有软枝、杂草或枯树纤维。巢径约25cm至35cm,构造粗陋。有时亦利用废弃的鸟巢,甚至在屋檐、天花板内筑巢。在冬季,体毛换为柔软丰富的冬毛,翌年4、5月间脱换夏毛。


羊驼的生活习性介绍


羊驼因为草泥马的外号而被称为神兽,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羊驼的生活习性,一起来看看吧!

【喜群居】

羊驼喜欢群居,独立生存能力比较差。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多头羊驼生活在一起。

【喜沙浴】

羊驼喜欢沙浴,为了防止沙浴破坏草场,人工饲养时可以单独设置沙浴场。

【定点排粪】

羊驼生性洁净,具有定点排粪的生活习性,只在固定地点排粪。

【性情温顺】

羊驼性情温顺,伶俐而通人性,经常处于安静状态,不会想方设法逃脱。所以,羊驼易于饲养管理,放牧和圈养方式都可以。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羊驼的生活习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雪地松鼠饲养与生活习性


雪地松鼠为典型树栖鼠种,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以树枝、苔薛和羽毛等为构巢物,在树枝间筑巢。

巢呈圆形,出口开于背风面,但也有栖居于树窟内,也有的以旧的大鸟巢加以修补而成。松鼠每年可做几个巢、有主、副巢之分,副巢用于临时休息。雄鼠很少筑巢,大多利用旧巢。日间活动,清晨最活泼,不冬眠,但冬季活动减少,严冬寒冷之际,很少出窝活动。

雪地松鼠,6月初之前还不到两个月大的小松鼠,晚上就需要注意保暖,尤其北方的气温,温度太低很容易感冒,晚上要给他们多加一点垫材,早上的时候更换垫材,白天注意空气流通。6月底以后的小鼠,白天就需要注意防暑降温,气温太高引起的中暑对松鼠来说也是致命的。可以采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白天在笼子里放几个装有凉水的瓶子、放一块瓷砖等,他感觉到太热就会自己趴在上面降温,这些都可以预防高温中暑。

雪地松鼠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取食昆虫及其幼虫、蚁卵、鸟卵及其他动物,但主要食物为落叶松等针叶林的种籽,夏季多取食各种浆果和蘑菇;在食物缺少的情况下,亦吃树的幼芽。


犀牛鬣蜥生活习性及特征介绍


犀牛鬣蜥生活习性及特征介绍,让你更好的养好犀牛鬣蜥:

科 名:鬣蜥科

中文名:犀牛鬣蜥

学 名:cyclura cornuta

属 名:cyclura

食 性:以果实为食

分 布:西印度群岛。

生态习性: 这是在宠物市场中能见度最高的岩鬣蜥属 (Cyclura) 成员之一,雄性个体具有领域性,卵生,约 5~8 岁达性成熟,繁殖期於4月,交配约持续 15~20 天,雌性於 7~8 月挖深达3呎的洞产蛋,每次产卵 5~19 枚,孵化期约 160~190 天(环境温度在 28~31 ℃下)。在饲育条件下为杂食性,除了水果以外,其他什么都吃,包括瘦肉及渗水面包等,在饲育过程中容易发胖。其饲育温度,白天为 28~35 ℃,到了夜间就要降至 20 ℃。日行性,地栖性。擅长攀木。敌人靠近时,会立刻钻入岩石中躲藏。若无处可躲时,会以猛冲的方式逃开。本种为草食性较强的杂食性鬣蜥。在幼体的饲养中以肉食为主。每胎可产2030颗卵。孵化三个月。

形态特征:全长1公尺,成体以灰色为底色,具有黑色横纹。在幼年阶段,体色则以绿色为主。此外,尾部覆盖有棘状大型鳞片。鳞列间另有至少1列以上的小型鳞片。


黑豚鼠的饲养环境要求


豚鼠听觉好,对外来的刺激如突然的震动、声响较敏感,甚至可引起流产,因此环境应保持安静。黑豚鼠的饲养环境要求:

一、黑豚鼠的饲养环境要求

1、环境

豚鼠听觉好,对外来的刺激如突然的震动、声响较敏感,甚至可引起流产,因此环境应保持安静。

豚鼠身体紧凑利于保存热量而不利于散热,因此更怕热,其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豚鼠临界温度为低温-15℃,高温32℃,温度中性范围30~31℃,豚鼠适宜温度为18~29℃。因此饲养室温度应控制在18~29℃的范围内,最适为18~22℃,湿度40~70%。温度在29℃以上时,如湿度高且空气不流动,可给豚鼠造成很大危害甚至死亡,使孕鼠流产。温度过低易使动物患肺炎。

同时,饲养室温度的恒定是相当重要的,日温差应控制在3℃以内。温度急骤改变,常可危及幼鼠生命,使母鼠流产和不能分泌乳汁,甚至大批死亡。保持饲养环境中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也很重要,要使换气次数达到10~15次/小时。

2、笼具

豚鼠不能登高,跳跃能力差,笼具一般不需加盖(四周围栏40cm高)。豚鼠活动性强,空间要求比其它啮齿类大。

较早期的饲养一般采用的方法为池养,即在地面上用水泥或铁丝网、木板等做成围栏,长和宽各为一米,高为0.4米,即可饲养豚鼠。其优点是容易操作,成本低,由于豚鼠直接接触地面,更利于其经常快速奔跑的习惯。但是这种方法使饲养室面积使用效率降低,不利于笼具清洗和消毒,现在大多单位饲养微生物控制较严格的动物,池养方法已经较少使用。

带不锈钢笼的冲水笼架,分层饲养可节省空间,便于清洗。其缺点是保温差,豚鼠担惊受怕,很不习惯,常造成体重下降、脱毛、产量下降、腿被卡住等,造成骨折、脚垫,使繁殖母鼠过早淘汰等。

抽屉式箱子、托盘式笼架、大塑料盒是繁殖豚鼠较好的笼具。大塑料盒或抽屉式箱子,底面平整光滑。可以铺垫垫料,使豚鼠有在陆地的感觉,保温性也较好,现在国内已有商品出售。但大塑料盒或抽屉式箱子体积太大,不易操作,豚鼠受惊吓时易跑出盒外。

豚鼠兴奋时,常沿着笼边乱跑或转圈跑,易造成外伤。使用长方形的笼、盒比正方形的笼具更能阻止这种乱跑。

3、垫料

实底笼饲养时,要铺消毒垫料。垫料应是不具机械损伤的软刨花,避免用具有挥发性物质的针叶木刨花。细小的硬刨花、片屑、锯末可粘在生殖器粘膜上影响交配,甚至损伤生殖器,使豚鼠不孕。粉末状垫料也会引起呼吸道疾病,不宜采用。

豚鼠的垫料可用干草或稻草,这样即可以在豚鼠受惊奔逃时藏身,也可以让豚鼠啃咬补充纤维素。但在进行营养方面研究时则不宜采用。

二、饲料和饮水

1、饲料和饮水

豚鼠属粗纤维饲料动物类型,对粗纤维消化率较高,可达33~38%,因此要注意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应不低于30%,否则可引起严重的脱毛现象。可以在颗粒饲料之外加喂一次干草或青饲料。目前由于实验动物等级要求越来越高,而青饲料的微生物状况难以控制,因此,对于二级以上豚鼠许多单位采用维生素合剂代替青饲料,饲喂效果可达到饲喂青饲料的水平。

豚鼠对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的需要量要求较高,不足时会引起生长受阻、皮炎、脱毛、皮肤溃疡、小红细胞贫血。

豚鼠一般拒绝苦、咸和过甜的饲料,对限量饲喂也不易适应。豚鼠经常喷射含唾液和食入物的水,而弄脏吸水管和饮水。如果用瓦罐或食盆饲喂,豚鼠常常蹲在食盆中休息,排粪排尿,因此豚鼠应采用特殊的饲喂器和饮水器,如J 形料斗和带不锈钢弯头的饮水瓶。要经常消毒、更换饲喂器和饮水器。

豚鼠对变质饲料特别敏感,常因此减食和废食。霉变或含杀虫剂的草和饲料常可引起豚鼠中毒,甚至死亡。一定要注意饲料及青草蔬菜的来源和卫生质量。同时注意饲料营养要全面,应配制全价营养饲料。

繁殖豚鼠的饲料配方不应轻易改变。改变后,会引起拒食,在适应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

要保证饲料和饮水的微生物水平达到相应的微生物控制标准。

2、维生素C

豚鼠自身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体内贮存的维生素C在4 天内消耗一半即其半衰期为4天,而人体内维生素C的半衰期为16天,因此,饲料中一定要注意维生素C 的补充。一般豚鼠维生素C需要量为1mg/100g体重/日,在生长、妊娠、泌乳期间和受到应激时,实际需要每日15~25mg/100g体重。维生素C的缺乏常在10~20天出现临床症状,引起坏血病,导致豚鼠跗肘关节肿胀、胸骨软骨部分膨大,行动困难、体质衰弱,并易感染细菌性肺炎、急性肠炎和霉菌性皮炎等,导致生殖机能降低、发育不良、抗病力低,甚至引起死亡。

维生素C的投喂可通过内含充足维生素C的颗粒料,其中维生素C 的含量应是正常需要量的10倍,因为维生素C易氧化不稳定,目前稳定维生素C尚无理想的方法。在饲料中维生素C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失效。因此饲料不能久放,贮存的地方要干燥凉爽。

比较经济和效率高的方法是将维生素C溶于饮水中(200~400mg/L, 新鲜配制),其中用于溶解维生素C的饮水最好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因为含氯离子和一些金属离子的水会使维生素C失效,因此使用不锈钢的饮水设备是十分理想的。

对于清洁级以上豚鼠饲养,用以向水中添加的维生素C要经过灭菌处理。 由于维生素C受热易分解,必须将其配制成具保护剂的溶液,才能进行高压灭菌。可用去离子水加维生素C溶解,然后分别加碳酸钠(是维生素C质量的二分之一,用以可驱除水中的氧气),依地酸二钠(含量为五万分之一,可络合金属离子),亚硫酸钠(0.2%,抗氧化剂,可保护维生素C),配成溶液,100℃15分钟高压灭菌。 然后向饮水瓶内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溶液,使之含量达到200~400mg/L。另外也可用滤菌薄膜进行过滤除菌。

在这里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豚鼠中添加从药店购买回来的维生素C片由于大部分成分是淀粉,需要添加20倍以上才合符使用量,因此在规模饲养中一般都是购买纯度在99%以上的维生素C,即D-抗坏血酸,才能保证豚鼠维生素C的需求,广西全州科益畜种养场为规模化养殖豚鼠的农场,一般在100公斤配合饲料中添加D-抗坏血酸20克,复合多维20克(新金赛维),效果良好。

养殖数量不多添加维生素C方法是投喂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如柑桔属水果、甘蓝)。 但水果蔬菜不易消毒,微生物状况不易控制,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

三、一般饲养管理

豚鼠饲养管理的许多方面与小鼠相同,但对于豚鼠有其特殊之处。

1、饲喂

要执行严格的饲喂制度,饲喂器和饮水器中应保持足够的饲料和饮水。也可放入消毒后的干草,使豚鼠自由采食。不应频繁将雌鼠迁往新的笼舍,同时尽可能避免其它任何可以引起拒食的因素。

每天定时加料2次,同时及时清除残料和剩水,以防豚鼠弄湿的饲料和弄脏的饮水存留时间过长造成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疾病爆发。新鲜牧草是豚鼠的最爱,每次让豚鼠吃完配合料后都要添加新鲜牧草,干草可多天添加一次,经常保持新鲜饮水,至少每天换饮水一次。

推荐饲喂方法是:种豚采用小猪全价颗粒饲料70公斤、米糠30公斤、维生素C20克,多维20克(新金赛维)、活力99保健液3-5公斤;对15天断奶的商品豚的饲喂方法是:小鸡全价颗粒饲料70公斤,米糠30公斤、维生素C20克、多维20克(新金赛维)、生物催肥精20克。将饲料拌水做成湿料投喂。不另外添喂饮水。黑豚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就会出现繁殖下降、脱毛、生长慢、病多等情况,因此对于豚鼠的饲料中一定要添加维生素C。

豚鼠的食性很杂,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均需要充足的营养。由于豚鼠是草食动物,对粗纤维消化率较高,如长期不供给青料或干草等植物,就会发生脱皮现象,所以饲料供给应以精、青料搭配。青料:以新鲜嫩草,如皇竹草、象草、黑麦草、玉米叶、甘蔗叶、树叶、青菜、果皮、胡萝卜、红薯等,基本上都是皇竹草和黑麦草。


美洲花鼠简单介绍


花鼠简单介绍,松鼠科花鼠属、东美花鼠属和花松鼠属计20多种动物的通称,因体背有数条明暗相间的平行纵纹而得名。体型中等,尾长,尾毛长而蓬松,呈帚状,并伸向两侧。四肢略长,耳壳明显露出毛被外。

花鼠,学名Eutamias sibiricus,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松鼠科花鼠属、东美花鼠属和花松鼠属计20多种动物的通称,因体背有数条明暗相间的平行纵纹而得名。体型中等,尾长,尾毛长而蓬松,呈帚状,并伸向两侧。四肢略长,耳壳明显露出毛被外。

花鼠属种类最多,约20种,大都分布在北美洲,从平原和海岸林区直到2500米以上的高山林灌带都有栖息。本属各种的体型大小、毛色均不相同,体长9~15厘米,尾长7.5~13厘米,体重30~120克。成鼠体长130~150毫米,尾长接近体长,背部毛呈浅黄色或橘红色,有5条黑褐色纵纹,故有五道眉之称,是与其他松鼠区别的显著特征。纵纹自眉背部延伸至臀部。体侧毛为橙黄色,腹毛污白色,毛基灰色。  仅有花鼠1种分布于欧洲东北部和亚洲北部林区,向南可分布到中国东北、华北、陕西和甘肃南部及四川北部山地。花松鼠属只有2个区别不大的种:明纹花鼠和隐纹花鼠。明纹花鼠主要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林区,在中国仅见于云南、广西的山林中,向南可分布到中印半岛和马来半岛。隐纹花鼠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温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北至燕山,南到台湾、海南、云南诸省,直至缅甸北部和中印半岛。

习 性

一般白天活动,善爬树,洞穴一般作于岩石缝、树洞、石洞中,越冬时在洞穴中冬眠。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宠物健康

宠物美容

宠物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