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 > 宠物鱼 > 小型观赏鱼大全

【观赏鱼价格】水族珊瑚礁的颜色变化与光照

宠物迷百科是包含了宠物百科,宠物大全等专业宠物知识的专业性宠物百科,每当你疲惫了一天回到家看到宠物在家等着你,就会瞬间感觉到温暖和放松,那么什么样的养宠物的方法才是科学的饲养方法呢?宠物迷网为你推荐《【观赏鱼价格】水族珊瑚礁的颜色变化与光照》,希望能帮助到学习的你!

珊瑚礁是一种水族爱好者们非常喜欢的造景物,用它来给观赏鱼造景会让我们领略不同的风光,珊瑚礁来自于大海,为了保持珊瑚礁的美丽,在珊瑚礁缸里有着严格的光照制度,因为珊瑚礁缸对于光照的需求非常的重要,所以平时我们要让珊瑚礁获得适宜的光照,并且在不同的光照下,珊瑚礁还会变换不同的颜色。

适当的光线,能够影响珊瑚体表上共生藻类的存活,影响珊瑚骨骼外型与钙化速率、进一步会影响珊瑚营养能量获取的方式与途径。珊瑚是动物,主要由许多微小的珊瑚虫聚合生长而成。珊瑚虽然是动物但是却有植物的特征,许多珊瑚虫,体内寄生着一群会产生光合作用的共生藻类,珊瑚与藻类共生共存,互相依存。首先,共生藻类吸收了珊瑚所吐出的二氧化碳,而有助于珊瑚组织中碳酸钙(珊瑚礁)的不断累积,强化珊瑚在海中的生存地位。第二,共生藻类会吸收珊瑚体内的废弃盐类,吸收会影响钙化进行的磷酸盐。第三,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营养物,可以直接成为珊瑚能量来源,或生化反应的辅助物物质,所以,光线的需求,对于珊瑚软体而言,具有极重要的生命意义。

珊瑚礁缸中常用的灯光为管型的萤光灯和泡型的金卤属素灯,两者的瓦数不同,色平和寿命也不问。两者都需求特别的变压器来调整,控制电压。灯和变压器都会形成水温上升,要留意散热、空气流通和冷却零碎的装置等。萤光灯有不同的长度和瓦数,普通分规范输入、高输入(HO)、和十分高输入(VHO)萤光管,通常为40瓦1米长。普通一年改换一次,高输入董光灯管(HO)是60瓦,十分高输入萤光有管(VH0)则在110瓦~160瓦之间,依灯管长度而定。金属卤素灯泡和萤光灯光一样有150瓦、175瓦、250瓦、400瓦、甚至1000瓦都有。大局部的金属卤素灯泡内层都涂有一层特殊的UV紫外光吸收涂料。

在安装珊瑚礁缸时,首先要了解各种珊瑚喜欢什么样的光,然后选择正确的光照灯管。微光带(L):500-1000LUX(流明)中光带(M):10000-20000LUX(流明)强光带(S):30000-50000LUX(流明)喜欢强光的珊瑚象尼罗河珊瑚、万花筒珊瑚、高射炮珊瑚、排骨珊瑚、满天星以及五爪贝等,应该放在水族箱中的高处,花脑珊瑚、铁板花珊瑚、软管虫、海棉可以放在箱子中的稍低处,滤食性的无脊椎植物,例如象海鸡冠和太阳花珊瑚之类应该放在箱中的最底部或有遮荫处。

珊瑚能够适应不同的光照强度,珊瑚里面存在包含着叶绿素的共生的虫黄藻细胞,这些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为珊瑚提供营养。如果光照的强度超过了珊瑚的要求,或者一些虫黄藻细胞被珊瑚排出去,或者虫黄藻细胞里面的叶绿素被排出去。但如果光照强度超过了珊瑚的适应能力,这将对珊瑚有危险,因为虫黄藻细胞会产生过剩的氧气,高浓度的氧气对珊瑚来说是有害的。换个方面说,如果光照低于珊瑚的需求,虫黄藻细胞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营养就会不足,珊瑚将会提高体内虫黄藻细胞的数量,也就是增加叶绿素。珊瑚里面的虫黄藻细胞和叶绿素含量不同,珊瑚的颜色也会呈现不同。颜色从金黄色到褐色之间,如果这些细胞的含量高,珊瑚颜色呈现褐色就多,反之,如果含量少,珊瑚多呈现黑褐色。也就是,如果放在光照强烈的地方,珊瑚的颜色会变淡。

同时,珊瑚接受的光谱不同颜色也会不同,某种颜色,例如荧光红或橘色,在日光下是不可见的,在有效光的作用下才可见。一个典型的饲养珊瑚缸的光照系统应该包括大约50%的白色和50%的蓝色的混合有效光。这种混合的光照提供的波长将会带来荧光颜色,能使水族箱看起来更自然。

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买回来的珊瑚礁变了颜色,和我们买的时候看到的颜色不一样,然后就觉得自己是不是被骗了,或是珊瑚礁坏了,其实,这是珊瑚礁适应光线的本领,所以我们在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就可以让珊瑚礁变幻出我们自己想要的颜色。

延伸阅读

海水观赏鱼迷你珊瑚礁的建立步骤


导语:对于海水鱼,我们需要模拟它最原始的生活环境,所以珊瑚礁在海水鱼的饲养中也是必需的,现如今由于设备之改良、人工海水之研究,家中的迷你珊瑚礁已是目前国内外最新流行的趋势。所谓“家中的迷你珊瑚礁”,就是将家中的水族箱培养成像天然珊瑚一样的生态,藉着人为的帮助,不断制造其天

对于海水鱼,我们需要模拟它最原始的生活环境,所以珊瑚礁在海水鱼的饲养中也是必需的,现如今由于设备之改良、人工海水之研究,家中的迷你珊瑚礁已是目前国内外最新流行的趋势。所谓“家中的迷你珊瑚礁”,就是将家中的水族箱培养成像天然珊瑚一样的生态,藉着人为的帮助,不断制造其天然的生物链,而使得水族箱的生物(鱼类、软体动物及植物等)有如生活在天然的珊瑚礁内。

一、珊瑚礁怎么形成的

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的碳酸钙骨骼堆积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胶体,即所谓的"珊瑚礁"。珊瑚礁的形成,除了造礁珊瑚扮演关键角色之外,还需加上其他生物,例如:贝类、石灰藻、有孔虫等分泌钙质骨骼的胶结作用,并且经过长期的累积,才可形成巨大的地质构造-珊瑚礁。珊瑚礁形成的基本条件是珊瑚的建造作用必须高过其他生物的破坏作用。在光照充足、海域温度适宜而无污染的海域,珊瑚的造礁作用旺盛,就是珊瑚礁形成的良好环境。由于受到各地环境因素及地质作用的影响,因此在不同地区常形成不同形态的珊瑚礁。

在热带海洋中,触目皆是一块块巨大的珊瑚礁石或珊瑚构成的岛屿。这些礁石和岛屿往往被人们误认为是岩石所成,实际上它们是由从古至今的珊瑚虫建造的。珊瑚虫是一种海洋腔肠动物,身体呈圆筒形,辐射对称,上端有口,口周围有几条触手,下端有基盘,起固定作用,体壁有内外胚层够呈。外胚层能分泌石灰质或角质的骨骼,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珊瑚。

二、迷你珊瑚礁应具备的条件

一座成功的迷你珊瑚礁水族箱应具备的条件有:设备、珊瑚礁石(俗称生物石)、珊瑚砂、海水、健康的鱼类、软体动物及饲养者的爱心和耐心,缺一不可,且具有因果关系。就设备而言,除水族箱外,一般还包括照明灯具、抽水马达、过滤器、气泵等,更高级的“迷你珊瑚礁"设备,还应具备生化过滤器(槽)、蛋白质去除器、硝酸盐消除器、紫外线杀菌灯、臭氧机等。

目前国外最新的设备,乃是将整套的设备安置于水族箱底部的木柜中,在水族箱底部打洞,直接将过滤板下沉积的污垢抽入底部的过滤中,而后经过杀菌、加(降)温等程序将清洁后的水注入水族箱中;而每月只需抽换部分的新水即可,而不必搬动水族箱内任何的东西,此即是所谓的“底部过滤”,国外称之为“生命系统”。目前国外之试验有长达20年不翻动水族箱的纪录,此水族箱内的环境,完全和海底的珊瑚礁一样。而底部过滤之水族箱,在外观上看不到任何的设备或管件,就整体而言,其景观非传统式可比拟。

三、选用底砂的重要性

珊瑚砂在一个水族箱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装饰品而已,它还具有“生化过滤”的功能。一般人认为水族箱底部所设之“底砂”越白、越细则越好看,其实是错误的观念,因为许多白色的珊瑚砂是经过漂白的,而细小的珊瑚砂会影响过滤的效果,使得水族箱中的污垢累积在底砂层内。

由于太细小之故,其砂粒本身缺少毛细孔隙,无法培养出大量“硝化细菌”,而使得水族箱中的有毒物质无法完全分解,对水族动物而言是有害的,因此应使用较大的珊瑚砂为底砂。珊瑚礁石又称“生物石”,是水族箱中造景不可缺少的。使用的生物石,最好是由海里直接采集后立即放入水族箱中;因为海里的生物石上,生长着许多藻类及其他生物,这些是许多鱼类的食物;同时还附着大量的硝化细菌,对于水质有很大的稳定作用。

但是这种“活化”的生物石取得不易,通常以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经处理后的生物石取代。买回来后,首先要以自来水清洗并浸泡3—4日后以日光曝晒,俟其干燥后方可使用;但是这种经过处理的生物石是“死的”,在水族箱中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使其表面遍布绿藻而“再生"。

在此要提出一点特别的说明:一般人布置水族箱,喜欢用纯白的珊瑚摆饰,再配上纯白的石景及底砂,当然看起来很醒目、漂亮,但是这却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因为“藻类”在一座水族箱中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试问在一个连藻类都不能生长的水族箱中,鱼类如何能生存?国外的许多水族箱,其生物石长满寸许长的绿藻,其间还生长着许多一尺长的水草,随着水流的波动,有如天然的珊瑚礁,这种景观又岂是前者所能比拟。

四、影响珊瑚礁形成的因素

①水温

珊瑚生长的水温约为20~30°C。J.D.米利曼认为23~27°C是造礁珊瑚生长发育的最佳水温,韦尔斯认为最佳水温上限可达29°C。热带海区,这一最佳水温出现在冬季和春季,因而许多学者认为冬季珊瑚生长最快。海南岛和西沙群岛水温平均为25~27°C,属珊瑚生长最佳水温范围,但海南岛的季节变化大,水温不稳定,对珊瑚生长有抑制作用。海南岛和台湾的珊瑚礁被称为“高纬度珊瑚礁”。

②盐度

造礁珊瑚生长在盐度为27~40的水中,最佳盐度范围是34~36。南海盐度为34,属最佳盐度范围,海南岛沿岸有淡水注入,盐度略低,为32左右。

③水深

一般认为造礁珊瑚生长的水深范围是 0~50米,最佳水深为20米以浅。许多学者认为这实际上是与造礁珊瑚共生的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深度。

④光照

也是虫黄藻光合作用的需要,一般热带光照强,时间长,平均光照率在50%以上,有利于珊瑚礁的发育。

珊瑚礁鱼类 珊瑚礁鱼养好需要注意的主要事项


珊瑚礁鱼类,与其他类型鱼比较,珊瑚礁鱼最经受不住水理化因子的变化,也可以说是最“娇生惯养”的一大类型鱼。原因在于热带珊瑚礁的水环境相当稳定,珊瑚生物总是远离河口,不受河流淡水与污物的影响,在水深15~45米之间便可繁生一般种类珊瑚。由赤道洋流从东方带来的浮游生物,其生物量也是稳定的。热带珊瑚礁区最低水温在20℃,一般时候不超过25℃,总体均温在笼℃左右(一般变幅为1.5℃之内)。海水密度为1.022~1.025,相应盐度为29.5~3.3。水中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含量远低于危险值。珊瑚礁鱼除繁殖期外极少游到海面附近,也极少游到珊瑚礁附近,因而环境变化更小,所以养珊瑚礁鱼应严格逼近其原出处水质。海面上由于日照、风、降水、潮汐等的影响,水质变化远大于珊瑚礁内部。所以对于常游于水面的珊瑚礁笛鲷科鱼等水质可有更大的波动:水温22~27℃,盐度29-35,pH7.9-8.4但氨、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同样很低。

在海水鱼缸中,我们最好不要让水质太极端化,调节的幅度应该小一些:水温24-26℃,盐度31-33.5(相当于24-26℃、密度1.022~1.024),pH7.9~8.3,氨、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应尽可能控制得低些。

典型的海水热带鱼应该是生活在珊瑚礁区的鱼,而典型的珊瑚礁鱼都生活在珊瑚礁中心区域水深15~45米;而生活环境变化较大的是所谓上方的礁湖鱼类。礁湖一般是由岛屿,或离大陆较远(不受河流淡水和潮汐、浪潮回流影响)、又有适合条件的海底(10犭0米深),向上逐渐生长而成的礁体,所围成的环形、圆形、长条形等近封闭或半封闭的泻湖(至少在退潮时是如此)。有时由于海侵或基底下降,湖内外仍繁生着珊瑚,并且若干年后(每10年可长高1.6厘米)又接近海面。

典型的珊瑚礁鱼是以珊瑚或珊瑚丛中才有的生物为主食。这就让人想起难养的蝴蝶鱼和盖刺鱼,以及寿命在海水缸中(平均)不算长的隆头鱼和天竺鲷鱼等许多种类鱼。当然,蝴蝶鱼、盖刺鱼也有一些易于饲养的。难养的原因何在呢?一为它们对水质的要求甚高。海水缸中的鱼对最初阶段的水若能适应,则随着投喂时间的增加,水中氮素积累(硝酸盐等增加),加之偶尔不注意(过量投喂、饵料不佳、残饵未清、鱼等动物体腐尸未发现,水温、酸碱度、盐度等不正常),这些“未经礁区外世面”的鱼便经受不住考验而死亡。二为此类鱼需要诱食。它们吃惯了珊瑚(珊瑚头等)或珊瑚水螅体(海葵目动物等的幼体),对于鱼、虾、贝类肉,甚至对甲壳幼体、小型活食均不大感兴趣。一般来说,要让这些鱼改口吃普通食物,有很大困难。有个别鱼(主要是幼小鱼出生后),多为杂食,有可能改口吃普通饵料,这些鱼有可能活得比较长久。

诱食要有耐心,并且还要经常动一动脑筋,变一变方法。有人把鱼虾酱涂在珊瑚石上,珊瑚石可以用盘状、球状、树枝状、仙人掌状的,以便让不同种的典型珊瑚鱼“各取所需”。

为什么幼小鱼倒是容易诱食成功呢?珊瑚礁是强者的世界,仔鱼在此间并不能找到适口饵料,只好到上层与岬湾处浮游生物多的水域讨生活;等长成幼小鱼后,再待某次夜晚涨潮(月圆)时,回与“祖籍地”相同的某一礁湖,此时幼小鱼仍可在一定程度表现为杂食。

海水水族箱珊瑚砂的使用办法


珊瑚沙在水族箱中一般来说起到装饰的作用,在缸底铺上一层白白沙子,模拟大海的环境,很美观。但日长之后就会发现底沙上有很多低等藻类,白色也逐渐变为绿色、黑色、红色等等,在沙子中的一些食物残渣等垃圾妨碍了整个水族箱的美观。

事实上珊瑚沙功效无穷,我们日常所见的沙都是死沙子,经过漂白处理,颗粒度和大小都不一样。珊瑚沙本身就是死亡的珊瑚所沉积下来的,其中组成主要是Ca元素,应用大量的底沙对水族箱的海水KH值稳定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使用底沙过滤的方式,也是一类非常好的过滤材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探讨如何使用珊瑚沙建立更完美的水族箱,就必须提出使用DSB(deepsanbeds)系统,DSB系统和普通死沙建立的厚沙床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沙的来源不同,DSB系统是使用来自与海底活沙,上面带有很多的细菌、微小生物体、虫卵等等,帮助水族箱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有关于DSB系统的介绍见过滤系统中的文章)由此一来,我们的水族箱底沙就有了很大的功效,不仅是在美化水族箱上有了最为基本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固定造景用的珊瑚石,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参与了整个水族箱的生态系统环节,分解一些有害物质,活化水源。

在珊瑚沙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到沙子本身的大小,对于海水水族箱来说,最好使用颗粒度为1—3MM左右的细沙,这样整个沙层表面积很大,有易于好氧细菌、脱氮细菌的繁殖生存,同时也让诸如生物排泄物不会陷入沙层,再者珊瑚沙可以造就波浪型的美观效果,模仿大自然海底的形态,为水族箱的生物创造自然环境。一般来说,我们没必要全部使用活沙来建立DSB系统,只是需要一些质地优良的活沙(在珊瑚礁海底10M处的白沙,要用海水包裹)就可以培育出整个水族箱沙床为DSB系统(方法是在缸子出现褐藻后,直接在水体中加活沙,让其沉淀于死沙之上)。

底沙在水族箱内放置是无固定的模式要求多少厚,一般来说可以分为薄底沙和厚底沙,大家都知道一旦缸内有沙层,正常运转一段时间后,就建立了沙砾表层的有氧区、中层的微氧区,底层的无氧区,好氧细菌——硝化菌和厌氧细菌——化氮菌在黑色底层的无氧区内会产生硫化氢(H2S)和沼气(CH4),这些都是对生物有着巨大毒性的物质,好在这些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被其他一些细菌转化,同时与一些重金属结合,到达水面时已经基本无毒。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沙层中会有气泡冒出,如果底沙设置得当,这些气体其实是CO2和沙子上附着藻类所产生的O2,不然就会带有一些CH4,H2S气体,这些有毒物质会给生物带来很多的弊端,直接导致生病。因此说珊瑚沙的应用还是有很大的窍门,当然我们都希望珊瑚沙能够给我们的水族箱带来更大的益处。

水族观赏鱼淡水观赏鱼的繁殖注意事项


导语:水族观赏鱼淡水观赏鱼的繁殖注意事项,一般观赏鱼分为淡水观赏鱼和海水观赏鱼,既然有区别当然在在饲养上肯定会有所不同,春秋两季是淡水观赏鱼的繁殖期,可以人工繁殖也可以自然繁殖,但是现在大多以人工繁殖为主,下面我们来聊一下淡水观赏鱼的繁殖注意事项。1、卵胎生鱼类孔

水族观赏鱼淡水观赏鱼的繁殖注意事项,一般观赏鱼分为淡水观赏鱼和海水观赏鱼,既然有区别当然在在饲养上肯定会有所不同,春秋两季是淡水观赏鱼的繁殖期,可以人工繁殖也可以自然繁殖,但是现在大多以人工繁殖为主,下面我们来聊一下淡水观赏鱼的繁殖注意事项。

1、卵胎生鱼类

孔雀、剑尾鱼、月光鱼、玛丽鱼等。雌鱼体内受精,受精卵在雌鱼腹部发育成熟后直接产出仔鱼,仔鱼遇水即会游动。

2、水草卵石生鱼类

以水草或卵石为产巢产卵的,主要有鲤科、脂鲤科。繁殖用水多为弱酸性软水,四角种植水草,缸底散放些鹅卵石。

3、泡沫卵生鱼类

丝足鲈科(常见的珍珠马甲、丽丽、斗鱼、战船等)多为泡沫卵生鱼。水面上漂浮几棵浮性水草或绿菜叶,雄鱼会在水草或鱼缸四角吐出大量泡沫,雌鱼产卵后,雄鱼将受精卵用嘴含着吐入泡沫中。雄鱼护卵性很强,会一直照顾到仔鱼孵出为止。

4、磁板卵生鱼类

多为神仙鱼。在自然环境中亲鱼会将鱼卵产在阔叶形的水草叶面上,所以在水族箱中就以绿色塑料板或瓷砖作产巢来替代。

5、岩石卵生鱼类

一些大型品种,如地图、菠萝等,其繁殖时多以平滑的岩石或大理石作产巢。

6、花盆卵生鱼类

以慈鲷科为主,如七彩凤凰等。喜欢把卵撒在花盆内壁。此外,七彩神仙也用花盆产卵,只是喜将卵产在花盆外壁上。

7、口孵卵生鱼类

孵化卵生鱼在热带淡水鱼中为数极少,仅有产于亚马逊河流域的口孵化银板鱼、南美洲圭亚那的银带鱼、非洲埃及的非洲鲫鱼(罗非鱼)、绝大部分非洲慈鲷(三湖、红宝石、十间等)以及各种龙鱼。口孵化的海水鱼较多,如鲷科鱼等。

此鱼雄鱼自行掘巢,雌鱼守在旁边,巢掘完后雄鱼引诱雌鱼进巢产卵,雄鱼尾随射精,雌鱼一边产卵,一边将受精卵含入口腔中的孵化囊中,受精卵经7~8天孵化为仔鱼,直到仔鱼吸收完卵黄后,雌鱼才会把仔鱼吐出,仔鱼会紧随在雌鱼身边游动觅食,稍有危险雌鱼就会迅速将仔鱼重新含入口中游去。口孵卵生鱼母性极强,所以虽然产卵数量较少,但仔鱼的成活率较高。

8、繁殖用水

活性碳过滤水:将活性碳装入塑料或搪瓷圆桶中,让自来水从底部的进水口流入,从顶部的出水口流出。过滤后的水贮存在水族箱或其他容器中,既可作日常饲养用水,又可作普通热带鱼的繁殖用水。

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水:将离子交换树脂作过滤材料,借助于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能力,可将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亚硝酸盐吸附,过滤后的水质是中性软水,适合作拟鲤科、鲤科、慈蜩科的鱼类繁殖用水。

去离子水:又名蒸馏水。一般采用电渗析和电解法来获得,水质非常纯净。去离子水的水质极软,水中含氧量极低,不适宜作饲养用水。使用时,常采用与清洁水兑掺的方法,来获得不同硬度和酸碱度的水质,满足不同品种繁殖用水的需要。

雨水:水质较软,金属离子含量很少,适合作为拟鲤科、鲤科鱼类的繁殖用水。一般可选市郊地区空气清新的地方,用容器盛装雨落水,再经过滤后即可使用。

淡水观赏鱼的品种众多,在饲养繁殖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盲目的混养,饲养者在繁殖淡水观赏鱼之前一定要了解,哪些淡水观赏鱼可以混着繁殖哪些不可以,以为繁殖失败。

看了《【观赏鱼价格】水族珊瑚礁的颜色变化与光照》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如果对宠物鱼的其他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话,宠物迷cw72.com的小编还为大家准备了专题:小型观赏鱼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宠物健康

宠物美容

宠物价格